新高考改革“3+3模式”,20种搭配方式,切勿盲目选择

2018-12-05

新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,不再分文理科,而是6科选三科,再配上语数外,简称“3+3模式”。无论是本届学生的家长还是2018学生的家长很多都感到焦虑,一时间不知如何指导孩子学习。今天这篇文章为你答疑解惑。


选科确实是未来高考生们的一大难题,有20种搭配,就看你怎么去抉择了这相当于把选择权交给了每一个考生。


01

“3+【6选3】”模式


在新高考改革中,“3+【6选3】”模式格外吸引眼球。“3”代表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,而“6选3”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(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)选择的3门科目。


这样的改革,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:


01 是在录取模式上


由原来“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”改为“两依据、一参考”,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,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(包括学生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)。


02 是在考试科目上


取消文理分科,由原来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文(理)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。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。

03 是在考试时间上


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: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,统考科目仍在6月。


04 是在外语考试上


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,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。


05 是在计分方式上


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。改革后,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(必考科目)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(选考科目)成绩组成。


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,从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,成绩按等级赋分。根据规定,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、统一组织考试、统一评卷、统一公布成绩,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。


02

“合格性考试+等级性考试“是怎么回事?


“从2018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,所有高中生都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。”学业水平考试采取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。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的14个科目,全部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。


01 合格性考试


其中,合格性考试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含听力)、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信息技术、通用技术11门学科实行书面考试,满分100分;同时,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和通用技术进行实验实作考查;音乐、体育与健康、美术3门实行素质测试。


考试时间


✦高一下学期:

信息技术、通用技术

✦高二上学期:

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

✦高二下学期:
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含听力)

(不同省份可能会不一样)


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,不合格可以补考。要注意的是,只有通过了合格性考试,才能报考等级性考试,也就是说,合格性考试是参加高考的第一道门槛!  



02 等级性考试


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共6门学科,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、志向、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,在上述6个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。


新高考采用 3+(6选3)模式,而这个“6选3”就是等级性考试。


03 每个学生都必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


6选3:另外三门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中任选三门进行考试,每门满分100分。


03

“20种选考方式,如何选科?


“3+[6选3]”的模式,学生们要根据自己的特长、偏好等分别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,于是产生了20种“风格各异”的选考方式。


每种组合可报专业的比例如下图:


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、专业有紧密的联系,因此,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,我们都应提前作了解,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!


物理

物理学与信息技术、新材料技术、新能源技术、航空航天技术、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,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,就必须学好物理。

化学

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、材料科学、环境科学、能源科学、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。


生物

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,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。它是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、医药卫生、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。


政治

思想政治与教育学、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!


历史

历史必修课学习,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、历史与现实、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;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人文素养,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
地理

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。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,在解决当代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

04

新高考模式下家长该如何指导孩子?


三科选考科目的出现,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,这一阶段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关键。


对此,我们有以下建议:


1.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,保持良上的状态;在此基础上,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(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)。


2.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。高中的课程进度快,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,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,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,再想补就难了。


3.引导孩子重视学考。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“临时抱佛脚”的方法了,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,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、摸透,不能等高三再努力。


新高考“3+3”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、擅长的科目去学习,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,引导孩子自主学习,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。同时,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,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,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。



新高考形式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

“没有数学为基础,就没有科学,没有科学就会没有技术”。数学是科学的基础,科学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。如果基础不稳,上面的一切都不会产生。这么多年,我们给予基础数学的关注不够。

那么作为父母,日常学生中,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呢?那就是带你的孩子参与到WMO数学创新讨论大会中,你的孩子会有这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。

WMO数学创新讨论大会

在21世纪社会变革时所需要的核心能力,在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的未来社会,所需必备的核心能力是“创意思考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、信息处理能力、沟通交流能力”等,这些能力可通过数学问题的思考、推论、交流、解决而增强。

未来世界需要的领导者是融合思维者,即是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“融合创新的能力”。

WMO数学创新讨论大会是由WMO世界融合创新协会于2008年发起,二十多国家每年近千万人参与的大型国际青少年数学+STEAM融合创新的交流活动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全国已有超千万学生参加了我们的研学交流活动。WMO数学创新讨论大会已经成为全国最具权威性、专业性、规范性、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研学交流活动。

WMO数学创新讨论大会,不但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国际学习生活,更将全球热议的STEAM教育理念贯穿全程。


STEAM教育是培养选手跨越Science(科学), Technology(技术), Engineering(工程), Arts(人文)和Maths(数学)五大学科领域的界线。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的能力,让学习者回到现实生活,从探索的视角展开学习,以综合学科的视角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育。


参与到WMO后,能够通过你的发散思维和思维转化,培养你融合思考的能力。同时增强你的批判性思维,提升你的元认知能力,通过融合创造力和个性化发展培养使你成为未来的领导者。


阅读115
分享